樵夫说:
智驾是汽车差异化竞争的高地。
樵夫 作品
人 车 江湖
一起见证中国汽车产业崛起
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智驾是智能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比亚迪智驾水平如何,有人给出其在第一梯队的结论。
以下从横向对比和应用场景两个方向探讨分析。
开始讨论前,我们先提出几个关键概念:算力,算法、传感器、智驾场景
01 横向标杆:华为ADS和特斯拉FSD
智驾路线上,有两个路线代表,即华为ADS和特斯拉FSD。
这两家作为路线的标杆,称之为智驾第一梯队,大概率不会有异议。
作为第一梯队,自研算法和自研算力、传感器是重要特征和基本门槛。
特斯拉FSD的主要技术特点是:纯视觉路线+超算芯片+海量数据(维权)闭环,全球泛化能力强。
华为ADS的主要技术特点是:依托鸿蒙系统+自研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城市NOA已覆盖全国多数城市,无图方案推进迅速,技术整合度更高。
此外,小鹏智驾也可圈可点,其在国内城市NOA落地最快(2023年覆盖50城),无图方案和BEV感知技术领先,用户体验口碑较好。
除了主机厂,还有部分专注于智驾研发的公司,较为人熟知的有:Momenta、文远知行、小马智行以及地平线等。
以上智驾玩家,要么是以算法取胜,要么是硬件够硬。
比亚迪方面,宣发上以天神之眼为主。其在2024年底推送无图领航,但宣传上,未见有铺天盖地的热议。
比亚迪自研算法方面,未见有大规模宣称。但比亚迪与Momenta官宣成立深圳市迪派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主攻方向应该是算法研发。
核心硬件方面,以高端车型腾势Z9GT为例,该车型采用单Orin X芯片,该芯片源自英伟达。
至于比亚迪豹系列搭载华为智驾,这个产品能不能进入第一梯队,见仁见智。
02 智驾应用场景
姑且将智驾场景分为基础的智驾场景和复杂的智驾场景。不同的智驾水平能应付不同的智驾场景。
基础智驾场景主要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自动泊车等。比亚迪在基础智驾场景普不错。其主流车型如汉、唐、海豹等均有搭载,稳定性也经过市场检验。
但这个层级的智驾属于基础层级的智驾,无法给人“惊艳”。
复杂智驾场景方面,主要表现为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小鹏、华为、蔚来等新势力是第一批推进者。
比亚迪2023年发布的腾势N7(搭载“天神之眼”系统)和仰望U8是其高阶智驾的试水之作,支持城市NOA,但覆盖范围和成熟度仍待验证。
2024年底,比亚迪推送无图领航,可见其高阶智驾落地方面是出于追赶状态。
03 现阶段智驾的不可能三角
高阶智驾是高成本的产品,现阶段难以实现平民化。车企意图通过智驾平民化攻占中低端市场,有一定的难度;打着科技平民化,科技平权这样的幌子则显得幼稚。
特斯拉选择纯视觉方案的重要原因就是成本问题。
当然,不排除随着技术的进步,销量的提高,规模效应会让智驾硬件成本降低进而推动高阶智驾普及。但现阶段,中低端市场不可能通过搭载高阶智驾抢占市场。
毕竟,搭载了高成本高阶智驾硬件的中低端车型,其成本已经不是中低端车型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