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5年度投资策略|公私募基金公司、大咖展望蛇年投资机会
回顾2024年,应置于2022年以来的三年周期中,上证指数收盘点位从未超过2021年底的位置,可以说A股市场整体上处于震荡下跌之势头,跌多了反弹一下,然后再下跌。如果单以指数表现看,这三年的投资环境并不理想。但是,三年来存在4次大的底部反弹机会,每次都是在市场下探之后的超跌反弹,背后是中央、政府与各主管部门出台的多项呵护与正本清源政策。这四次大级别一些的反弹,前两次是触及3000点之后,形成的10%-15%指数反弹机会;后两次则是在更低的2700点左右形成的反弹,市场自身的流动性危机或者投资者信心危机,在经济政策与股票市场改革措施出台后有所缓解,反弹空间达到20%以上。
过去三年,累计收益率最大的Wind微盘股指数,超80%;之后是中证红利指数,累计收益率8%左右。行业指数层面,通信行业累计收益率最大(36%左右),之后正收益的是煤炭(20%左右)、银行(10%左右),而三年累计跌幅低于-30%的有9个行业, 包括食品饮料、房地产、医药、电新等。
总结一下,中国经济与A股市场在疫情之后的恢复如同疾病治愈一般(病去如抽丝)。地产等价格收缩导致传统的收入-消费-投资循环发生迟滞,外资等资金流出导致A股缺乏赚钱效应,存量资金博弈导致定价权倒向活跃与边际资金。从申万31个一级行业看,除了通信、电子等高科技行业是在过去两年AI革命下有产业景气支撑,其他近30个大行业,没有一个行业展示出景气或成长性,没有持续的行业扩张,导致过去的买入持有、景气投资策略失效了,这也或是成长型基金经理产品业绩不理想的主因。
红利投资这几年大行其道,高股息公司股价迭创新高,背后反映风险偏好的逐渐下降、对确定性(资产)红利收益的看重。
中医讲究休养生息,治病讲究调理。如同经济政策与股票市场大环境,企稳向好也是个缓慢的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缺什么就补什么”那般直接。
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也应看的远一些,基于现有经济、政策势能,现在或是转好的初始阶段,对股票市场也该抱有一定的乐观态度:
首先,股票市场或有望震荡向上。震荡是因为出口、外贸等方面还有压力,外部冲击会不定期到来。向上是因为政策、流动性、经济数据等方面需要观察,信心需要时间恢复。从技术面看,国家对股票市场愈发重视,股市也会像过去的地产市场一样,慢慢承接居民财富配置,进而形成蓄水池,这样的定位往往会形成稳定机制,有干预、有支撑、有维稳,指数易形成区间运行状态。
其次,风格上的判断对投资可能更有意义。红利资产的投资者群体已经形成了,配置功能突出,红利股投资需要精细计算盈利与估值;周期与消费,持续调整的时间够长了,但基本面改善的数据信号还没到,所以要保持敏锐,一旦数据改善,可能股价就会弹起来,所以不能抛弃掉,全年来看,可能是胜负手;成长方向,大的叙事还是AI与自主可控,但这个方向鱼龙混杂,要做好前瞻预判,投资多做布局,少做追风;市值风格看,中小市值在2025年可能相对大市值仍有超额收益,次新板块中的好公司值得关注。
第三,投资要控制回撤,配置上偏均衡可能是长期较优的策略。
最后,经历近几年复杂内外部环境的洗礼,有一批优秀的公司展示出韧性,在稳定发展之余,展示出全球成长、出海竞争的逻辑,这是中国公司强大的必经之路。而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强周期行业,也有一些公司因短期市场风格而较少人关注,这也提供了一定的收益机会。
风险提示: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为个人观点,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相关指数、行业等的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公司旗下基金的业绩表现,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投资业绩不预示基金的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